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重庆知识产权律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药品专利到期给中国企业带来大机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2:3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管理知识产权风险现已成为在美国开展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侵权诉讼案每年都在增加,涉案金额少则上百万美元,多则上十亿美元。现在还出现了很多以专门提起专利诉讼为生的公司。这些公司通常被称为“非专利使用实体”(NPEs)或“专利地痞”(patent trolls)。英特尔和谷歌这样的大型美国技术公司每年都会面临几十件专利诉讼案。为了应对这些案件,它们光是律师费就需要支出几百万美元。  亚洲公司面临的挑战
  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亚洲公司可能会比它们的美国竞争对手面临更多的知识产权诉讼。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美国起诉亚洲技术公司专利侵权的案件中,78%都是由非专利使用实体提起的。这一比例比五年前的43%有所上升。截至今年年末,非专利使用实体预计将对在美国的亚洲公司提起250件诉讼案。这一数字接近针对所有美国和欧洲公司诉讼案的总和。
  除了亚洲公司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外,专利二级市场也在快速增长。这些非专利使用实体可以大量购买新专利,并在未来将其货币化。随着大量的专利被买卖,公司已不能只依赖自身的专利组合来防御竞争对手的专利诉讼。竞争对手可以将其专利卖给非专利使用实体,而这些机构并不畏惧提起诉讼。
  许多新的知识产权实体采用了新的业务模式,对应对知识产权风险的老办法提出了挑战。例如,高智发明(Intellectual Ventures)和RPX这样的专利整合公司(patent aggregators)拥有大量的专利组合,并声称可以通过夺走专利地痞手中的专利来减少专利诉讼。专利经纪人(patent brokers)出售专利,而且通常声称公司应该购买其侵权的专利,否则该专利会落入专利地痞或竞争对手的手中。
  在这一快速演变的美国知识产权格局中,亚洲公司到底可以信赖谁?亚洲公司又该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美国知识产权格局?
  谁是主角?
  了解谁是主角,他们如何运作以及如何赚钱是成功辨别美国知识产权领域风险和机遇的第一步。以下列举了美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常见的几种角色。
  专利地痞。“专利地痞”这个名词泛指主要业务是通过对其自身持有专利提起诉讼来获得授权使用费,以及不使用其自身持有专利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专利持有人。尽管“专利地痞”这个名词有时带有贬义,但这类公司在法律上有权对它们持有的专利寻求赔偿。不管它们是个人发明家或是购买了相关专利的实体,他们持有的知识产权是受到美国法律保护的。 专利整合公司。专利整合公司指的是业务涉及购买或获取大量专利所有权并将其用于授权的公司,其目的是用于防御诉讼或赚取授权使用费,或两者兼而有之。例如,很多人将高智发明和RPX看作是专利整合公司。对专利整合公司的争议很多,其种类也复杂多样。一般情况下,专利整合公司不通过自己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获得授权使用费。它们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服务,但最重要的是在与它们进行任何交涉前先了解其业务模式,因为和这样的实体打交道有时会有陷阱。
  非专利使用实体。非专利使用实体指的是持有专利,但不使用这些专利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实体。专利地痞和专利整合公司都是非专利使用实体。但这个名词的具体含义其实更加广泛。例如,这个名词还泛指获得专利并对其使用授权的大学,以及高通公司(Qualcomm)和Rambus公司这样的产品设计公司。
。(重庆知识产权专家律师  www.dcfalv.com   QQ:896895738   手机:1590234019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络电话:023-86804343

渝公网安备110000000019号 | 经营许可证(渝)字第659号

Copyright 2010-2013 dcfalv.com © 重庆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著作权声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