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重庆知识产权律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电影,一场草根的逆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3:5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第72期 吕丹布恩 北京松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发表,[专利文章
  微博、微信、微小说……不经意间,互联网已然进入了时代,其中微电影的异军突起更是让人始料未及。2012年,各类微电影大赛的蓬勃开展、大批优秀导演和知名演员的参与,让国内微电影发展呈现井喷之势。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各大视频网站播出的微电影多达280余部,俨然成为业界眼中的一块新大陆。
  微电影的兴起得益于互联网的草根性。开放的网络为自制视频短片提供了一个几乎零门槛的传播平台,众多草根网友成为了创作的主力,他们在作品中自由地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创意天马行空,催生出一批优秀作品,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但不可否认其中更多的是网友自娱自乐的游戏。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许多影视专业团队开始加入微电影的创作中,使原先制作较为粗糙随意的视频作品,具备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系统的统筹策划,内容更加丰富,制作更为精良,真正上升到了电影的层面。
  如今,契合了当代快节奏消费需求的微电影已成为视频网站谋求发展的新突破口。首先,较低的制作费和版权费用,能避免之前视频网站间耗时耗资的版权大战;其次,微电影制作周期短、题材自由、形式灵活,有助于视频网站以内容为王,打造特色品牌,从而改变目前视频内容严重同质化的现状。而且,微电影传播渠道多、受众广泛,能在短时间汇集庞大的客户群,从而实现高流量吸引广告商的投资。微电影由此从草根式的狂欢开始浩浩荡荡地向专业化、产业化大舞台进军。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微电影为各方垂涎之时,其草根性的负面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微电影摒弃了艺术追求,背离了观众,完全遵照广告商的需求制作定制内容。许多网友抱怨,数不胜数的商品植入,让这些微电影更像是打着电影旗号的广告片,侮辱了观众的智商。这种赤裸裸的商业化广告宣传,极大制约了微电影的发展。为了打破这种营销模式,已有企业开辟了专门的微电影院线,通过在线点播或流量付费的方式,为创作者开辟新的获利方式,让其能全心全意地为观众制作优质的作品。
  更有甚者,一些制作方为了博取眼球,推崇网民想看什么,就给他们什么的所谓用户至上原则,在微电影中充斥大量黄色、粗口、暴力、血腥等内容来满足一些网友的低级趣味,诸类行为无疑是在残害这个刚刚起步的朝阳产业。
  对此,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于20127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必须要有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进行审核,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一律先审后播。该通知强调了网站在制作和播放微电影的审核责任,同时也要求以自审为主,给予了网站很大的自由度,这种既净化了环境又保护了产业的举措,得到各方赞许。
  现实中,笔者经常遇到微电影创作者关于音乐版权方面的咨询,可见在知识产权深入人心的今天,有远见的微电影人十分明白,从草根而来的微电影要想真正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链,版权管理必不可少。笔者也建议,微电影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应主动保护自己的版权,防止他人侵权,并积极做好版权相关的开发和使用。同时,对于自己作品中凡是可能涉及到他人著作权的部分,如画面、图片、音乐、文字等,都应当通过合法途径获取相应的授权许可,避免误入版权雷区。
  纵然,源自草根的微电影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但笔者仍然期待这个新兴事物能够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实现真正的逆袭,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带给大家更多的感动与欢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络电话:023-86804343

渝公网安备110000000019号 | 经营许可证(渝)字第659号

Copyright 2010-2013 dcfalv.com © 重庆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著作权声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