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重庆知识产权律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法律生态与合规治理概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0 23:0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前言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以低空空域(一般指距地面1000米以下)为依托的新兴经济形态,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涵盖无人机、eVTOL、直升机等多种载具,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文旅观光、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领域。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战略部署,标志着其由“政策试点”迈入“国家战略”阶段。低空经济被视为继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之后的新型增长极,蕴含万亿级市场潜力。然而,该产业同时涉及空域改革、适航认证、数据安全、保险赔偿等复杂法律关系,亟需法治框架保障安全与创新并行。本文由上海锦天城(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章虎律师以及团队撰写,旨在从全产业链角度梳理低空经济的法律生态、监管体系及律师业务切入点,为行业立法与合规治理提供参考。
二、国家战略定位与产业链格局
低空经济的政策定位可概括为“四个新”:即经济新动力、公共服务新手段、区域发展新空间与国防建设新支撑。自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发展低空经济”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多项规划与政策文件,推动空域开放、装备创新与基础设施布局。截至2024年,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低空经济工作。广州、苏州、绍兴等地相继推进地方立法,《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成为全国首部专门法规,标志地方立法层面进入实践阶段。产业链结构上,低空经济形成了“上游零部件—中游整机制造—下游运营服务”的完整闭环。上游涉及航空新材料、动力电池、电机飞控等核心部件;中游为eVTOL与无人机制造;下游涵盖物流、文旅、巡检、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
三、产业链法律生态与典型实践
在上游环节,航空原材料、动力系统、飞控导航构成核心法律关系,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军民融合技术转让及供应链合同管理。例如宁德时代、光威复材等企业通过新能源与复合材料技术跨界布局低空产业,形成技术融合趋势。中游整机制造环节以适航认证和生产许可为核心。亿航智能EH216、沃飞长空AE200等机型的取证过程,体现了民航局以特批试点方式探索新机型监管路径。法律上需关注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及试飞安全责任划分。下游运营层面,城市空中交通、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等新业态快速兴起。飞行服务公司与消费者之间形成运输合同、保险合同、责任分担等多重法律关系。重庆、深圳、合肥等地的示范项目表明,地方政府正通过“低空+文旅”“低空+物流”构建区域应用生态。
四、监管体系与政策法律框架
低空经济的监管呈现多部门协同格局。军方负责空域安全与划设,民航局主管飞行运行与适航认证,工信部负责装备标准与产业政策,公安机关承担反“黑飞”执法与地面安全监管。空域改革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提。2023年发布的《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划设300米以下的G类、W类非管制空域,实行备案制管理。这一制度变革将大幅降低飞行审批成本。民航局随后上线“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实现飞行计划申报、轨迹监视等一体化监管。法律体系层面,《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新增“低空经济与无人驾驶航空器”章节,明确空域使用权保障、无人机登记制度及运营安全义务。《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则提出2026年前建成安全高效的低空运行体系。地方立法如广州条例创新设立事故调查机制、空域协调机制,为全国提供制度样本。
五、主要法律风险与合规要点
(一)飞行安全风险。低空空域密度提升带来事故概率上升,企业需严格遵守适航规章与运行规范。《民法典》第1254条规定高度危险作业无过错责任原则,运营人应投保地面第三者责任险与乘客险。(二)空域合规风险。未经审批或报备的“黑飞”行为可能触犯刑法第115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企业应建立飞行计划备案机制,并优先纳入地方试点区域。(三)数据与隐私风险。无人机采集影像和测绘数据受《测绘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约束。企业应分类分级管理数据,防止敏感信息跨境传输。(四)适航与资质风险。机型若未取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或通航经营许可即投运,将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责。律师可协助企业申报适航证并设计运营合规方案。(五)责任划分与保险风险。飞行事故中制造商、运营方、场地方责任界限模糊,应通过合同明确赔偿机制。建议建立强制低空飞行责任保险或专项赔偿基金。(六)政策不确定风险。法规尚在完善期,不同地区标准不一,企业应建立政策监测机制,适时调整运营模式以降低合规成本。
六、律师业务切入与法治建议
低空经济为法律服务行业提供了全新蓝海。律师可从以下六方面切入:(1)立法与政策咨询:参与地方条例起草、法规论证,协助设计空域管理、试飞审批等制度。(2)企业合规辅导:提供适航认证、空域申请、数据保护、运营许可等全流程法律顾问服务。(3)合同与交易服务:起草采购、研制、租赁、运输、保险等合同,参与投融资与并购项目。(4)争议解决与理赔:代理飞行事故赔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及保险理赔案件。(5)公众普法与培训:为政府、企业提供低空法律培训与执法指导。(6)国际与跨境服务:应对出口管制、适航互认、海外投资审查等问题,提供国际合规方案。未来立法应在保障国家安全与产业创新间取得平衡:一是加快《空域管理条例》和《民用航空法》修订进程;二是建立统一的低空运行标准与事故责任机制;三是推动形成“监管沙盒+强制保险”的风险防控体系。
七、结语
低空经济正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其法治保障体系建设事关产业安全与发展质量。李章虎律师认为,未来应在国家统一立法框架下完善空域分类管理、适航认证、保险赔偿与数据安全制度,形成政府监管、企业合规、律师服务三位一体的法律生态。律师作为法治供给的重要力量,应主动介入低空经济政策制定、企业合规与风险防控,以专业服务推动产业规范、透明与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络电话:023-86804343

渝公网安备110000000019号 | 经营许可证(渝)字第659号

Copyright 2010-2013 dcfalv.com © 重庆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著作权声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