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重庆知识产权律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UED“山寨成风”引发业内专利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7:5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UED成IT巨头竞逐新战场

  携程VP叶亚明:“山寨成风”引发业内专利反思

  随着国内互联网竞争进一步加剧,UED(用户体验设计)的内功比拼也成为各家IT巨头加码的新战场。在日前举办的2013携程UED大会上,携程副总裁叶亚明坦言,目前国内对于UED的保护意识和立法环境都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改进。

  UED近年来受到了IT界和设计界的广泛关注,UED不仅仅是体验设计和视觉设计,还包含了互动在内的用户研究及前端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经济兴起开始,国外的大型IT公司开始设立UED团队,针对用户体验进行研究和实践。

  有数据显示,花在UED上的每个美元可以带来2-100美元的回报,这也让UED团队开始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如苹果、微软、亚马逊、eBay以及国内的腾讯、淘宝等都有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实际运用历史。

  而在国内IT业者看来,相较于国外企业的成熟模式,国内企业的UED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起步晚、起点低、投入少和观念及方法落后的差距。不过,目前华为、联想、网易、海尔、新浪等企业和一些银行系统纷纷成立了UED部门,进行相关的研究。

  “未来中国的UED发展最有可能在无线端获得突破,这是因为在无线端我们与国外的起步时间差不多,而世界上最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实践机会。”叶亚明对记者说。

  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山寨成风的中国互联网领域,UED的“借鉴”和抄袭也常常令企业有苦难言。叶亚明也坦言,海外这方面对设计的保护很多。“例如苹果,有很多专利。亚马逊有个一键支付,就进行了专利保护,目前全世界只有它一家可以用,其他同行要跟进,必须等到10年后专利权开放。”

  叶亚明认为,目前国内的专利保护意识没有国外那么强,执行力度也不到位。“携程的经验是,设计上有创新的东西,一定要申请专利。如果我们现在起就把好的设计申请了专利,那么5年后我们就会有很多专利来保护携程的各项业务。”

本文来源:解放牛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络电话:023-86804343

渝公网安备110000000019号 | 经营许可证(渝)字第659号

Copyright 2010-2013 dcfalv.com © 重庆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著作权声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